湘鄂黔签署土司遗址保护利用十年行动计划

湖南省永顺县、贵州省汇川区、湖北省咸丰县签署《土司遗址保护利用十年行动计划(2026-2035年)》湖北日报讯(记者卢腾、信叶丽、廖祖英)10月29日,第五届咸丰·世界遗产汤雅在咸丰县举行。本次论坛恰逢唐雅土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本届大会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共创民族融合新篇章”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路径和方向。论坛上发布了唐雅土司城遗址考古发掘及湘鄂黔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线路系列报道。湖南永顺县省、贵州省汇川区、湖北省咸丰县签署《土司遗址保护利用十年行动计划(2026-2035年)》(简称:行动计划),深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文化融合等领域合作交流。报告内容包括《唐雅土司城遗址调查考古报告》(二册)、《唐雅石雕》目录、《唐雅土司城遗址周边地区调查》等,并从多个角度回顾其前后百年。该行动计划遵循新时代文化“保护第一、强化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对现有安全、消防、防雷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拟申请老司城遗址城墙加固、海龙屯本身保护、古城遗址保护等项目。唐雅土司城遗址数字化展示与建设。老司城衙署区遗址、文昌阁、观音阁遗址、海龙屯故宫遗址、唐崖土司城衙署区内宅、大祠堂遗址均纳入考古发掘计划。打造“中国土司遗产”品牌,推出“土司文化路线图”,拍摄“土司遗址”纪录片或短视频,扩大“海龙屯国际文化周”、“咸丰世界遗产唐雅论坛”等活动范围和影响力,探索建立遗产“全开放”模式,反映国内外同类地区,深化土司文化价值。文化,深化文化的文化价值,去除对文化的研究f 遗产及其载体的文化价值。到2035年,“土司遗址”保护管理基础夯实,保护修复水平提升,价值解读体系全面构建,国际合作领域拓展。唐雅土司城遗址——航拍全景 2015年7月4日,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齐阿尼唐雅土司遗址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第48处世界遗产。 “土司遗址”反映了13世纪至20世纪中国古代对西南多民族人口稠密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它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南方管理“平政、修教、依俗”的独特技艺。东部多民族杂居地区。这种管理智慧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保存民族文化多样性遗产具有突出意义。目前,咸丰县致力于“一城一镇一馆”总体布局,全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专特新”工程——唐雅土司城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程,建设集文化展览、民俗表演、戏剧表演和研究交流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土司文化博物馆。同时,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世界遗产小镇”建设。未来,这些举措将共同打造集遗产保护、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空间。进一步凸显唐雅土司遗址的文化价值和区域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