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代码被高管“打包”删除怎么办?武汉正在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文毅、通讯员陈斌)某公司高管利用职务便利,以离职的方式删除了公司核心技术的代码,并将代码交给了竞争对手公司;某公司研发团队的首席创意官利用职务便利,向同行业竞争对手推销公司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新领域的关键技术。近日,武汉商业秘密侵权预办中心(以下简称“预办中心”)组织召开专题案件审查会,为两家高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商业秘密保护维权,帮助企业找准方向,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应对复杂的侵权纠纷。商业秘密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性、重要的无形资产。侵权案件往往因提供证据困难而使企业维权陷入困境。ng、周期长、专业门槛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3月,武汉市市场管理局、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组建了预处理中心。武汉光谷知识产权研究院担任中心秘书,创新构建“联席会商”机制,共同参与,实现跨部门、全链条的专业支持。审查会上,市检察院检察官赵华瑞、江岸区检察院检察官甘学义指导两家公司从复杂的材料中准确提取符合法律要求的秘密交易“秘密点”,厘清“什么是秘密交易”的核心问题。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支队民警钟建军指出公司研发管理、权限设置、人员审核、体检等方面存在漏洞并提醒公司构筑坚固防线。市市场监管局价格与反不正当竞争处姜鹏处长就行政备案标准和证据要点进行了深入讲解,并要求区局尽早介入指导,做好维权工作。此次评审会是前置处理中心从制度设计走向高效运行,逐步形成行政指导、刑事侦查、检察监督、技术支撑为一体的“全链条闭环服务”的重要标志。这一机制不仅实现了多部门协同攻关、快速反应,也为处理类似复杂案件积累了可复制推广的“武汉经验”。两家公司代表表示,这一指导意见就像一场“时雨”,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导航图”、实用的“工具包”、风险防范的“疫苗”。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武汉服务大企业、保护创新的决心和智慧。